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 > 行業(yè)動態(tài) > 海外資訊 >

新能源車市期末考:今年超預期 明年拼耐力

   
文章分享:

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超出預期,總銷量有望達到330萬輛。11月,蔚來、小鵬、理想、哪吒等造車新勢力也集體迎來銷量上漲。視覺中國供圖

“大河有水小河滿。”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所有競爭者來說,能否利用好今年年底的熱銷勢頭,不僅關乎2021“期末考”成績,還將直接決定接下來企業(yè)升級的成敗。對中國品牌尤其是造車新勢力來說更是如此。

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蔚來11月重回“月交付量破萬輛俱樂部”,共交付智能電動汽車10878輛,同比增長105.6%,創(chuàng)下單月交付紀錄。今年月交付量持續(xù)穩(wěn)步提升的理想汽車,11月銷量也刷新了歷史紀錄,達到13485輛。小鵬汽車11月單月交付量達15613輛,同比大漲270%。此前,小鵬汽車月交付量已連續(xù)兩個月突破1萬輛大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哪吒汽車11月共交付新車10013輛,同比增長372%,呈現出躍升至“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”的良好勢頭。

此外,比亞迪、上汽、廣汽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同樣表現不俗。比亞迪近日宣布,11月新能源汽車銷售90121輛,同比大漲252.7%。其中,比亞迪漢EV銷量為10021輛,成為首款月銷破萬的純電動中大型轎車。

“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超出預期,但符合邏輯?!苯?,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年度媒體溝通會上,中國科學院院士、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,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預計將達到330萬輛,明年有望沖擊年銷量500萬輛大關。

事實上,作為全球汽車工業(yè)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一環(huán),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始終吸引著包括造車新勢力、自主品牌以及合資品牌、外資企業(yè)在內的所有玩家的注意。有分析認為,合資品牌、外資企業(yè)明后年將集體加大產品攻勢,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于明年退坡,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將正式邁入市場驅動的階段,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大洗牌。

單月銷量集體破萬藏著哪些秘密

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公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1-10月,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54.2萬輛,同比增長176.7%,占新車銷量總量的12.12%,已超過此前業(yè)內的普遍預期。

“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(xù)火熱,在造車新勢力11月銷量集體破萬背后,是政策、市場雙輪驅動的影響。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(zhí)行院長盤和林認為,在政策推動和優(yōu)質供給增強的背景下,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速度已遠超市場預期。

他分析說,首先是政策支持,尤其是在“碳達峰,碳中和”的目標明確后,不少地方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的扶持力度;其次是傳統(tǒng)化石能源價格走高,甚至全球一度出現能源短缺現象,這讓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“使用成本較低”的優(yōu)勢得以凸顯;最后則是電池、電控等新能源汽車技術逐漸走向成熟,國產新能源車品質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。

“一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轉型加速,私人消費激增;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部分消費者使用私家車出行的需求;三是席卷全球的汽車芯片供應難問題,導致部分大部分合資品牌產能緊張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所缺位。”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,這三條是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超出預期的主要原因。

“事實證明,一旦購買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,新能源汽車就能形成對燃油車的降維打擊?!贝迻|樹直言,以往新能源車與同級燃油車存在較大的價格差,兩個市場相對獨立,但在今年上市的幾款爆款新能源車中,有不少直接將價格拉到了與合資品牌燃油車同一水平。“購買門檻不高,而使用成本和駕乘體驗更佳,這樣的新能源車才真正稱得上是‘燃油車顛覆者’?!?/span>

在公布銷量時,哪吒汽車特意強調,11月交付量當中個人用戶占比超過了91%。這意味著,原本一些靠B端市場作為銷量支撐的新能源汽車產品,正在大踏步向C端市場滲透和普及。

有趣的是,蔚來董事長李斌、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代表曾在多個場合強調說,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品牌而言,還沒有到彼此較量的階段,大家的共同目標應該是將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蛋糕做大,實現對傳統(tǒng)燃油車的替代。李斌曾表示,只有當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新車銷售量50%的時候,才是電動汽車企業(yè)彼此競爭的開始。

事實上,造車新勢力所帶來的鯰魚效應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(xù)火熱的一大原因。

“在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過程中,不能忽視這些帶來鯰魚效應的企業(yè)。比如,塑造了用戶型企業(yè)新玩法的蔚來;再比如屢次舉起價格屠刀的特斯拉。”資深汽車媒體人楊小林認為,無論主打高端產品還是經濟型產品,在各個細分市場上推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,就能夠兌現自己的品牌承諾,實現自己的品牌價值。

按照東吳證券的分析,一方面,高端智能電動汽車逐漸成為市場中的風向標;另一方面,科技企業(yè)跑步入局將進一步加速汽車智能化。因此,在接下來的市場競爭中,以蔚來、理想、小鵬、哪吒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的優(yōu)勢有望持續(xù)爆發(fā)。

電動化成車企“必答題”,產能擴張?zhí)嵘先粘?/span>

造車新勢力的朝氣、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的火熱還反映在資本市場上。

從A股市場上新能源產業(yè)鏈相關股票看漲,出現“有鋰走遍天下”的說法;到造車新勢力、新品牌融資捷報頻傳,新能源汽車發(fā)展水平成為投資機構和國際評級機構給車企“打分”的重要標準,無不凸顯了這一趨勢。

“今年三季度,蔚來營收98.1億元,同比增長116.6%,環(huán)比增長16.1%,整車銷售毛利率為18.0%,得益于新能源積分的銷售、電池升級服務等收入的增加,綜合毛利率為20.3%?!蔽祦砥囅嚓P負責人表示,今年前三季度,蔚來的交付量累計達66395輛,四季度交付指引為2.35萬-2.55萬輛。

此外,理想汽車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交付量為3萬輛至3.2萬輛,營收為88.2億元至94.1億元;小鵬汽車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交付量為3.45萬輛至3.65萬輛,營收為71億元至75億元。

由于產業(yè)鏈漫長、零部件眾多,汽車企業(yè)向來追求規(guī)模效應。有分析稱,目前階段造車新勢力正處在從1到N的“爬坡過坎”階段,只有不斷擴大規(guī)模,初具規(guī)模效應和造血能力后,才能進一步筑牢在產業(yè)的基礎,從而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。

據透露,完成階段性升級后,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年產能將從12萬輛/年,提升至24萬輛整車及零部件年產能。通過加班或增加班次等方式,可以將年產能提升至30萬輛。此外,蔚來位于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(yè)園區(qū)的第二生產基地預計在明年三季度投產,屆時將進一步增加總體產能。

何小鵬在Q3財報電話會中表示,目前小鵬汽車的肇慶工廠在執(zhí)行每天雙班20小時生產,加上在建的廣州和武漢工廠的總設計產能達40萬輛,通過雙班能實現60萬輛的年產量。

理想汽車在Q3財報電話會中透露,預計到2023年年底,理想汽車的年產能可以達到50萬輛,若采用兩班生產,總產能將達到每年近70萬輛。

除了產能擴張,頭部新造車企業(yè)還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。成功進軍挪威市場后,蔚來于近日再次宣布,計劃明年至少進入4個歐洲國家。小鵬汽車也曾明確表示,未來公司有一半的汽車交付量將來自于海外國家。

“當前我國汽車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,這離不開在技術創(chuàng)新上的厚積薄發(fā)。有過硬的新能源汽車產品,中國品牌才敢進軍歐洲這樣的成熟汽車市場?!毙履茉春椭悄芫W聯汽車獨立研究者曹廣平分析說,經過市場的洗禮,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得到了驗證,品牌運營也日益成熟。與德系、日系等外資品牌相比,中國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尤其是純電動車上發(fā)力較早,在產品研發(fā)、質量驗證以及動力電池等產業(yè)鏈布局上都有較為明顯的優(yōu)勢。

有分析認為,鑒于目前歐洲地區(qū)有大量的補貼,對發(fā)展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很大,市場需求明顯,明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有望保持高速增長的態(tài)勢。因此,頭部新能源汽車品牌應借助出口的契機強化中國汽車品牌的品牌力。

企業(yè)狂飆突進時別忘了產品、體驗的一致性

可以明顯地看出,頭部新造車企業(yè)之間的競爭正邁入規(guī)模化較量的新階段。而這必將引發(fā)新一輪的市場洗牌。

“造車其實是一場馬拉松,需要比拼企業(yè)的體力和耐力。尤其是那些宣稱要做用戶型企業(yè)的新造車企業(yè),更大規(guī)模的量產交付往往意味著更大挑戰(zhàn)的開始?!睏钚×痔嵝颜f,隨著銷量的增長,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品控、銷售渠道、售后服務團隊都將迎來更多挑戰(zhàn)。

在他看來,由于技術復雜、產業(yè)鏈漫長,保證產品、服務的一致性是汽車市場競爭的關鍵點,同時也是一大難點。

最近,從極氪001被用戶吐槽“配置貨不對版”,到“歐拉好貓”車主投訴,“宣傳稱搭載高通八核芯片,而交付時搭載的卻是英特爾四核芯片”,多起車主維權事件已經為新能源汽車的新老玩家敲響了警鐘。

楊小林直言,當產品交付規(guī)模越來越大,企業(yè)能不能保證所有客戶擁有同樣水準的產品,以及原本被稱贊為‘體貼入微’的售后服務會不會縮水,將是對造車新勢力企業(yè)綜合實力的一大考驗。

盤和林則建議稱,造車新勢力要注意維護自身的品牌形象,“一方面,要通過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搶占更多市場份額;另一方面,也不能盲目地以價換量,而是要通過高水平的售后服務經營自身的品牌形象,從而培養(yǎng)用戶黏性和品牌忠誠度?!?/span>

“當然,隨著汽車‘新四化’的發(fā)展,汽車產業(yè)鏈分工也發(fā)生了巨變?!彼硎?,造車新勢力作為整車企業(yè)也要向供應鏈上游合理拓展,充實技術能力。“過去人們會說,會造發(fā)動機的就是好車企。現在,好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應該在電池等領域掌握核心競爭力?!?/span>

隨著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進入倒計時,可以確定的是,汽車業(yè)“電動化”的潮流將愈發(fā)明顯,并將繼續(xù)升級,而更多中國汽車品牌需要抓住這樣一次千載良機。

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許亞杰 來源:中國青年報

來源:中國青年報·出行周刊

  • 聯絡電話: 010-82800761
  • 郵箱:nev@cada.cn 傳真:010-82800827
  • 地址: 北京市朝陽區(qū)建國門秀水街道號外交公寓1號樓房單元62室 微信公眾號:NEVCADA2016  備案/許可證編號為:京ICP備17072783號-1  技術支持:北京APP開發(fā)